鄉民543熱門

搜索

[新奇] 德國小鎮一年一度超狂活動:中國狂歡節

[複製鏈接]

漁夫|發帖時間:2020-8-21 23:12:35 查看:2520|回復:0



(圖/YT)

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不是生與死的距離。
而是“圖片僅供參考,請以實物為準”。比如,你以為的牛肉麵,和實際上的牛肉麵。
所以,當你看到掛滿紅燈籠的大街,行人都穿著大褂,到處都是漢字的景象時,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中國。
甚至,不要以為它是唐人街。

它可能只是德國西南部,一個叫做迪特福特的小鎮,在過狂歡節。

從1928年起,這個小鎮都會在天主教大齋節前的最後一個星期四,舉辦”中國狂歡節“,化身”巴伐利亞的中國“。
小鎮的每個人都會把臉塗黃,穿上傳說中的“中國傳統服飾”,在大街上扯著嗓子亂喊“你好“。
然後,載歌載舞地宣佈,“今天我們都是中國人”!




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,我很難把這稱之為“中國傳統文化”。當看到滿清辮子、塗黃的臉以及“傅滿洲式的小鬍子”時,我感覺有被冒犯到。
但當我得知,這群德國人把中文作為當地的官方語言,小鎮中心的石碑上寫著和天安門的距離,每個小鎮居民都為見過中國人而驕傲時,我又不得不承認,他們的確是中國文化的。

只是,他們理解的中國文化過於奇特,讓我有種鄰居誇我的醜T恤好看一樣的彆扭情感。

01
這場德國小鎮裡的”中國“狂歡,是由德國國產的小丑扮相開場的。
30多個當地人帶著紅色或黃色的誇張假髮,穿上代表著“中國文化”的黃色繡花浴衣,臉上畫著油彩,整裝待發。
在凌晨一點,他們會吹著小號和長號,又唱又跳,從郊外到市中心,把鎮上人都吵醒。

中國狂歡節,由此正式開始。
56歲的弗蘭斯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,他已經為”中國狂歡節“開幕38年。過去的每一年,他都要在二月的德國寒冬裡走24公里。
他覺得這樣的儀式讓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,因此分外認真。“即使是面對15公分的積雪,也阻擋不了我們的腳步。”
既然是“中國狂歡節”,當然會有很多“中國元素”。
1954,小鎮居民知道了“皇帝”這個概念。所以,他們讓“皇帝”,來主持狂歡節。




這個“德國版中國皇帝”不是世襲制,但卻是終身制的。每當前一任皇帝去世,就通過“抓鬮”的方式,選出下一任皇帝。
所以,每個市民都有機會當皇帝。從1954年起,小鎮一共有11任皇帝。現任的“皇帝”,叫做科勒。
他的本職工作是燃氣公司的銷售,只有在這一天,他會裝扮成皇帝樣子,成為“一國之主”。按照“中國習俗”,市長那一天都得對他“言聽計從”。

為了儘可能地向中國靠攏,科勒甚至還有自己的“年號”——福高帝
這年號是他們請中國人起的。聽說科勒對此很滿意,”太完美了,這倆音節,我也能發得出來“。
對於這個全歐洲唯一一個官方語言是漢語的地方,發出中文的音節對他們的確是件高興事。
在狂歡節的前夜,科勒通常都緊張地睡不著。他時常會為”偉大的皇帝“還是”高貴的皇帝“這種措辭問題,糾結不已。
早上,科勒會為自己畫上誇張的眼線和傅滿洲式的鬍子,讓自己看起來更像是“眯縫眼”的中國人。

有記者問起:”你有沒有想過這麼做會冒犯中國人?“
他覺得:”不會,完全不會,因為這正是在突出一種面部特徵……我們覺得中國文化特別有意思,而且,從來沒有哪個中國人對此有意見。“
的確,即使的表達方式讓人有點不舒服,但當我們得知他們的初衷並無惡意,中國人還是會寬容地接受他們的示好,而不會非要扯上什麼“歧視”之類的話。
上午11點,小鎮的老城區就全部封閉起來,為狂歡節預熱。




這個原本只有6000人的小鎮,熙熙攘攘地擠了2萬多遊客。巴戈利亞電視臺記者逮住每個黃種人,問他們對狂歡節的看法。
街道上更洋溢著奇異的“中國氣息”。
歐式建築上貼著歪歪扭扭的中國字,“嘿華人,你好嗎?””祝你生,活愉快“。

有些店面直接給自己加上了”中國“二字,麵包店成了“中國麵包店”——裡面賣“中國啤酒”和“中國特色美食”。
中國人並不熟悉的甜甜圈和椒鹽脆餅也被冠以中國美食的名義,就像是國內賣的義大利特色炒麵一樣。
這種感覺,就像是看佛地魔和林黛玉談戀愛,龍媽為劉備尋死覓活一樣,充滿現實魔幻色彩。

下午2點,中國狂歡節的遊行正式開始,50多支遊行隊伍把老街佔得滿滿的,人們大喊著“嘿,華人”或是“你好”,對著花車瘋狂亂叫。
如果是第一次去歐洲的中國人,一定會被他們的熱情震驚,很難理解這幫外國人為什麼這麼中國。
他們成成群結隊地扮成中國古代人的形象,即使有些許不準確,但卻洋溢著喜悅的神情。

小朋友們也嘗試模仿中國服飾。




小朋友手裡銅錢上的“收”和“付”,大概是想用漢字表”恭喜發財“的意思。當我開啟支付寶的時候,我覺得他們某種程度上也算是歪打正著。
還有這個中國龍,在一群歡呼的外國人裡,扇形統計圖立刻就出來了:三分懵逼,三分蠢萌,還有四分存在主義哲學的意味。

當然,既然是外國人的狂歡會,總會有那麼幾樣難以理解的“中外結合式”產物。

二人轉的扇子+京劇的頭飾,誰還不是個國粹呢。
還有這個“迪特福”,也是有點迷惑,難道是在中國超市裡不小心看到的?

遊行途中,福高帝從龍形的花車上走下來,在人群的簇擁下,走向高臺。所有人都被中國狂歡節的氣氛所感染,激動地大喊著“福高帝”。

福高帝捧起做成奏章樣子的《與告民書》。
詔令的內容基本都是祝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、幸福安康,也會祝願德友誼長存,他們都能長長久久地做“中國人”。
全程除了四隻爪爪都用力爬在皇帝頭上的龍,無辜呆萌到讓人齣戲,這場儀式還算是圓滿。
然而,這隻稀奇古怪的龍,花費了工匠師麥克斯110個小時,才雕刻成功。可以稱得上是一番心血了。

隨著福高帝的致辭,“巴戈利亞中國國歌”響起,狂歡的氛圍達到了峰值。儘管,中國人和德國人都聽不懂這首歌,但並不妨礙現場的人隨著節奏歡呼搖擺。
儘管你可能不會認同他們所謂的“中國”,卻依然覺得這幫德國人,有種特殊的可愛。
小鎮與中國文化近百年的糾纏,超脫了時間與空間。
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,如果不是因為我對中國文化太過於熟悉而導致的“割裂感”。我想,我一定也會全身心地沉浸在這個狂歡節中。
因為,無論如何,這份快樂,是中國文化帶來的。

02
如果說,德國小鎮在追求中國文化的過程中,透露著不可名狀的魔幻色彩。
那美國人在追求中國文化上,就顯得具象得多。左宗棠雞,是其中的代表。
把雞腿肉細細切成適口大小,裹上面粉放進滾燙的油鍋裡,聽“刺啦”一聲響。幹辣椒、香蔥熗炒出鍋,澆上甜辣口的醬汁,佐以清淡的花椰菜。
一道左宗棠雞,就出鍋了。

在美國人眼裡,左宗棠雞是一道極富盛名的中國菜。幾乎所有打著“中國特色”的飯店裡,都有這道菜。
“左宗棠雞沒有成為這個國家最受歡迎的菜,只是因為有披薩的存在。”
“左宗棠雞,哦,我可以一週吃七次。”
“突然間你會發現,在任何地方,任意一家中餐館,都有左宗棠雞。”


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
只要說起“中國美食”,很多美國人的第一反應,都是左宗棠雞。
有美國人開玩笑說,“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恐怕就是左宗棠了,畢竟點菜時,大家都會來一句,‘一份左宗棠’”。
但很遺憾,作為“中國美食的代表”,我的湖南朋友,都沒吃過這道菜。

當我和我媽說起這道菜的做法,我媽直截了當地說:“這不就是用雞肉做的糖醋里肌嘛?”
嗯,乍一聽也沒毛病。
總之,用左宗棠雞代表中國文化,就像是用我的kindle代表我一樣——唯一一個我們倆都知道的東西,是我昨晚吃了什麼味兒的泡麵。
左宗棠雞裡唯一有點文化底蘊,也就數左宗棠了,但是左宗棠雞吃得多並不代表美國人就很瞭解中國文化裡的左宗棠。
恰恰相反,他們甚至連”左宗棠“三個字的音節都發不準。
美國人把“左”念做“TSAO”、“TSAU”、“GAO”、“CAO”……中國選單收藏家哈利斯·皮特在採訪中說,“我收藏的菜譜裡cao就有15種寫法”。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
這裡的“CAO”,說的就是左宗棠的“左”字。
對於左宗棠其人,美國大多數人也就是在吃雞的時候,產生些奇思妙想。
有人覺得左宗棠是第一個做“左宗棠雞”的廚子,就像發明重慶雞公煲的張重慶一樣。


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也有人猜想他大概與新中國成立有關。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
還有人得知左宗棠將軍的身份,腦海裡就自然而然浮現出長鬍子的蒙古武士形象——那是大部分美國人對中國古代將軍的印象。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
種種猜測之下,左宗棠什麼都像,唯獨不像他自己。
當然,也不是所有的中國菜都受美國人,許多菜品都是根據美國人的口味,改良過的。
樑師傅就改良過一道腰果雞。
這也是一道炸雞,與左宗棠雞不同的是,腰果雞要將雞肉去骨醃製,裹上有祕製調料的麵粉,然後再炸製,澆上特色的醬汁。


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
腰果雞一經發明就風靡當地,現在密西里州的幾百家餐廳都做腰果雞。
60年代末,麥當勞還來樑師傅的餐廳學習過給雞塊上粉、炸制的工藝。
之後,麥當勞還一度想要買斷菜譜,遭到了樑師傅的拒絕。
一年後,麥樂雞就上市了。採訪中,樑師傅的兒子還笑著說:“我想,他們還欠我的版權費呢。”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
同樣做美式中國菜的還有彭氏餐廳的彭長貴。
彭師傅在80年代的時候,就已經回國發展,但美國的美食江湖上,仍有著他的傳說。
《目擊者新聞美食》節目組,曾經拍攝過一段關於他的影像。
根據節目主持人回憶,彭長貴是個高高瘦瘦的廚師,不會說英文,只是默默做菜。
他噼噼啪啪地翻炒,各色各樣的肉和調料,香味就從鍋裡散發出來。節目直播當天,就有1000多個人來詢問菜譜。
而他在節目中做的,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宗棠雞。這也是左宗棠雞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。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他將這道菜取名為“左宗棠”,是取其“常勝將軍”的寓意——希望這道菜也能像左宗棠一樣,在美國無往不勝。
一開始,左宗棠雞還是道比較傳統的辣味湘菜,但在美國傳開之後,有些廚師覺得美國人更愛甜口,就在其中加入了糖醋元素。


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之後又有人在其中加入了花椰菜作為佐菜,就成了現在的左宗棠雞。
如今,左宗棠雞風靡全美國,中國餐廳成為美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
甚至猶太人的宗教節日都要去中國餐廳吃飯,還有玩笑說,“猶太人在1000年前才知道中國菜,但猶太民族5000年前就存在了,那他們前4000年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?”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當美國人提起左宗棠雞,就是在說中國文化本身,他們把與中國相關的食物也用左宗棠命名。

(圖源紀錄片《尋找左宗棠雞》)
當國人還在討論“要八分熟的牛排會不會被笑話”時,隔壁的美國人為了左宗棠雞都要“饞哭了”。

03
我想像德國小鎮的中國皇帝和左宗棠雞這樣的故事,會越來越多。
我們可能需要接受這樣一個事實:
當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,與各種地區的文化碰撞、混合,會產生千奇百怪的變化。
就像薑汁遇到牛奶,薑想保持辛辣火熱,卻不想已經變成了一道甜品。
而且有時候,中國人自己不一定能欣這種“碰撞”。
想當年,我第一次知道賈斯汀·比伯在胸前紋了個“慫”字,寓意是”追隨內心“的時候,我還驚訝得到處去說。

但後來,我又陸續知道,美隊在胳膊上紋了一個“氏”意思是“家庭”;阿爾梅在腰間紋了不知道啥意思的“鼠姜豬姚”。




貝克漢姆在身上紋了“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”,被網友調笑道:“怕不是也在中國炒股吧。”

這位大哥本來想說的意思是“風之痛”,結果紋成了“痛風”。

我知道我已經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了。
外國人也知道中國漢字博大精深,可他們本來想紋個家譜,最後卻紋了一個老乾媽的配料表。
漢字被海風裹挾著,傳遞到異國他鄉。
但對於外國人來說,這不像是文字,倒像是一種富有含義的古老符號,帶著股獨特的美感。
就像許多年前,中國人把不認識的英語印在T恤上,以此為時尚。
雖然他們不知道某個字的意思,但卻先被這種美感所折服,先用起來再說。
在音樂專輯上,寫著中國人也看不懂的漢字——“英俊的疫苗”或許是對新冠疫苗的期盼,只不過形容詞太過於奇怪。




如果不是下面的英文釋義,沒人能想到“冷奴”是“COOL GUY”的意思。

最為誇張的還是這家飯店裡的“父債子償”和“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”。
不知道這家飯店經歷了多少頓霸王餐,才找人刻了這麼兩句讓人吃不下飯的中文。

但這,也只是他們接觸漢字的第一步。
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,他們中的某一個,會對牆上的這幾個“符號”,產生一點點興趣,進而去研究它。
誰又能說得準呢?


來源:https://mp ... ?__biz ... 0ee#wechat_redirect

文章轉載自:ck101.com




鄉民都在看


鄉民說什麼
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